第125章 朕钦点的大将军,是你们能参奏的吗?

山下出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黑枣小说www.cnbmrubber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郭子仪的这份奏疏,厉害之处有好几个。
  
  首先一点,就是新奇。
  
  让人耳目一新,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。
  
  而这个眼前一亮的感觉,最容易让人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。原因很简单,好奇能增加人的注意力,而一旦注意力加强,必然会受到影响。
  
  此时很多人大臣的心中,都在暗暗的啧啧称奇,感觉这一份奏疏真是开了眼,以前从未听说这种精确叙事的奏疏。
  
  这份奏疏不但精确叙事,而且通篇没有使用‘之乎者也’,偏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目了然,让人一听之下就能明白奏的是什么。
  
  最主要的是,这份奏疏的通篇都有证据相佐,没有任何一句话采用推测的方式,也就是皇帝刚刚说过的疑罪从有。
  
  更重要的是,这份奏疏十分的不要脸。别看全篇奏疏清楚明白,但是说的事情全是谎话。
  
  不但在说谎话,而且是拿谎话硬吹。
  
  拿谎话硬吹的同时,郭子仪的好几个意图都被大臣们察觉出来。
  
  第一,他在邀功,平定所谓的‘五千巨匪’,这绝对是一件大功劳。
  
  第二,他在补救,这家伙离开长安之后,率领商队一路穿州过府,时时刻刻都在聚拢流民,养着那些流民跟在他的商队后面。
  
  这种事早就被某些官员盯上,正准备再等一阵子就发力参奏,只要他聚拢的流民超过五千,立马就给他扣上一顶图谋不轨的大帽子。
  
  哪知郭子仪竟然通过这份奏疏,提前向皇帝报奏了聚拢流民的事,迁徙牛家村百姓作为借口,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借口啊。
  
  ‘人家村子遭遇巨匪袭击,全村之人心慌惊恐,想要跟我走,苦苦哀求我,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,我只能勉为其难带着百姓走。’
  
  ‘最主要的是,当地还有一股匪患没平定,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来,难道留着百姓被杀吗。’
  
  看看,多么好的借口。
  
  这份奏疏还有最后一个意图,这个意图同样让某些大臣心中凛然。
  
  郭子仪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思,竟然请求陛下在安阳县驻兵,并且这厮还专门推荐人选,选的还是千牛卫的偏将。
  
  还要给五千兵力?
  
  还说这样才能勉强打赢匪患。
  
  我呸!
  
  睁着眼睛说瞎话啊。
  
  ……
  
  屹立朝堂的没有傻子,谁都听出这份奏疏不是真的,而郭子仪那货是个什么情况,在场百官几乎早就给他定了性。
  
  一个满腹粗鄙的莽夫,他绝对没有这份本事。
  
  偏偏一个没本事的人,却写出了这份一石三鸟的奏疏,这背后若是没有隐藏的高人指点,恐怕连傻子听了都不会相信。
  
  但是这位高人是谁呢?
  
  ……
  
  高力士念完了奏疏,轮到皇帝开始表演。
  
  只见皇帝先是懒洋洋打个哈欠,仿佛刚才偷空打了个盹儿,所以这一会儿精气神有所提升,说话的气力明显有了恢复。
  
  “诸位爱卿,说说看法吧。关于郭子仪的这份奏疏,卿等是不是认为很不错?”
  
  明明是让大臣们说说看法,然而皇帝自己说个不停,笑呵呵的又道:“朕感觉这份奏疏啊,真是值得所有人效仿。”
  
  “看看人家郭子仪的用词,通篇没有一句话使用推测,有事说事,没事不猜。任何一个事情说出来,必然是佐以证据作为说明。”
  
  “仅从这一点而论,朕就认为郭子仪的奏疏很不错,所奏之事一目了然,每事都有证据佐证,那么也就意味着,他奏的事情都是真的。”
  
  “朕决定了,采纳他的谏言,朕要……”
  
  皇帝即将说出决断,这时候某些人憋不住了。
  
  自古君无戏言,决不能让皇帝把话说完,否则那时候再站出来反驳,那就属于反驳皇帝的决断。
  
  所以必须现在抢先反驳,抢在皇帝说出决断之前反驳。
  
  只要抢在皇帝之前,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没有反驳皇帝,而是,质疑郭子仪。
  
  果然一个大臣急急的冲了出来。
  
  “陛下,臣有质疑。”
  
  这大臣一脸急切,但却不忘恭敬一礼,行礼之后不等皇帝开腔,直接就是一番长篇大论。
  
  由于急迫,所以看起来有些不合乎礼仪,故而这个大臣满脸摆出严正之色,让人感觉他的质疑乃是义正言辞。
  
  “陛下,请恕微臣急切。臣实在无法忍受了,臣一定要说出自己的质疑。”
  
  “臣首先要质疑的是,郭子仪所说的五千巨匪。他这是在说谎,肆意夸大了当地的匪患。”
  
  “安阳县属于河南道境内,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腹地,那地方就算偶尔滋生一两个匪寇,但却不可能出现大量的匪寇。”
  
  “五千匪寇,多么吓人的数字,只要是稍微有点脑筋的人,都知道这种匪寇势力不可能存在。尤其是中原腹地,距离帝都仅仅1200里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